
故障燈報警、行駛中斷電、方向盤失控、車門無法開關、車身異響、底盤生銹、后減震漏油 …… 車輛未出保修期,隔三差五進修理廠,沒錯,集萬千毛病于一身,一直修一直壞且還修不好的正是 " 網紅車企 " ——眾泰。
提起眾泰很多人都咬牙切齒,就連很多眾泰車主也對這個品牌徹底失望,當初覺得便宜、好看、性價比高,10 萬就能滿足自己的 " 豪車夢 " 而購入眾泰汽車,卻不曾想眾泰車主已經處于汽車鄙視鏈的最底層。

對于眾泰,不管是其他車主還是網友,當前的評價幾乎都是一邊倒," 老鼠屎般壞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名聲 "、" 只會搞抄襲,美曰其名‘逆向研發’ "、" 絲毫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 空殼子,架上四輪就上路跑 "、" 打不倒的懂王,修不好的眾泰 "……

如果你曾經或者現在是眾泰車主,看到自己的 " 愛車 " 如今處于眾矢之的,甚至連當 " 眾泰車主 " 都可能成為一種過錯的時候,那種滋味想必很不好受,所以你選擇賣掉眾泰,你開始加入 diss 眾泰的大軍之中,你反饋著最真實的用車感受,也吐槽著眾泰的各種故障問題。

一個企業最可悲的是,當大家都在說它錯的時候,它卻享受著來著四方的批評,還不加以改正,最終把一切的希望毀在自己手上,回過頭來發現這一切都晚了。

且不論眾泰汽車 " 抄襲過癮 " 的常規手段,僅產品來講,質量是衡量一臺汽車好與壞最根本的因素,沒有自研的三大件不要緊,找大廠提供零部件,嚴控生產工藝,只要車輛各項使用指標過關,贏得用戶的口碑也能為自己尋找一處生存之地。

但是與其說眾泰是一家汽車制造商,還不如說眾泰是一家汽車銷售商,所造出來的車輛問題百出,讓車主苦不堪言,造車不精卻只管賣,問題得不到解決,自然車主的怨氣就很大。
眾泰 SR9 普遍出現變速箱故障問題,維修等待 4 個月變速箱配件依舊未到貨、SR7 售后無保障,等待一年配件送不到、T700 方向機總成故障、T800 天窗漏水、大邁 X7 渦輪增壓器散熱管道損壞、Z500 變速箱鋼帶斷裂 ……

旦凡能想到的眾泰車型,旦凡想得到想不到的故障,在眾泰車上通通上演,更別提 4S 店修車費用爭議、修車技術不過關、服務態度不好等汽車售后體驗,眾多跡象表明,眾泰已經在做垂死前的掙扎。
2020 年 6 月份,眾泰湖南基地就發布了《關于公司員工順延放假通知》,公告稱因為受到汽車行業下行壓力及疫情影響,公司全體在職人員放假時間延期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并鼓勵員工主動離職。

2020 年 4 月份,因為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拖欠工資,78 名討薪者集結杭州錢塘新區社會治安綜合管理服務中心進行維權,其中大部分討薪者來自眾泰研發部門,但是針對此次維權,眾泰當時并未給予及時的安撫,也并未出具協商解決的方案。
?
時間再往前倒,2019 年 8 月份,上百位君馬汽車經銷商維權者聲勢浩蕩的在浙江永康眾泰汽車總部維權,希望君馬汽車能夠給予零配件供給并保障車輛售后問題,同時退還對經銷商建店的補貼、保證金、廠家金融貼息和渠道返利等款項。
工廠停工停產、汽車不制造、零配件不生產,無法保證經銷商零配件供給,更無法兌現經銷商承諾;庫存車積壓三四個月、市場銷售幾乎無需求、車輛無法售出、溫飽問題更是被迫搬上臺面。

眾泰欠薪并非偶發事件,經銷商維權、消費者投訴已經是常事,2019 年眾泰已經爆發多次欠薪維權事件,烏云壓頂之下,我們并未看到眾泰在極限生存下的蛻變,甚至連眾泰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金浙勇都被限制高額消費。

從天眼查可看到,當前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有 56 條開庭公告,大多集中在買賣合同糾紛和侵權責任糾紛上,僅 2020 年 4 月份開始至今,已經有 17 條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和買賣合同糾紛類的相關訴訟案件。

019 年眾泰汽車財報數據顯示,眾泰汽車在 2019 年的營業總收入約合 32.04 億元,較 2018 年同期約合 147.64 億元下降了 78.3%,營業收入減少 115.6 億元,其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92.94 億元,同比下降了 1261.96%。

從曾經估價 116 億元,到現今只剩 40 億的市值,眾泰在 A 股的傳奇虧損游戲里著實讓人看了一次大笑話,更是玩出了一番新高度。從 2003 年鐵牛集團(以 1992 年五金廠起源發展壯大為鐵牛集團)嘗試整車制造,到 2005 年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新成立)引入新能源重要板塊,在追逐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紅利與新能源補貼熱潮的黃金過渡期,眾泰玩了一把借殼的資本游戲,并嘗到了不小的甜頭。

僅 2015 年眾泰新能源汽車的收入就達到 21.9 億元,但是國家新能源補貼占到 11.4 億元,我們曾經所熟知的眾泰 Z100、云 100 等電動車都是依賴新能源補貼而活的產品,更是新能源補貼下的產物。
借著新能源推廣的東風、共享經濟的崛起等,眾泰在這波補貼之下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一款新能源產品的補貼金額甚至達到售價的 60%,拿補貼也就成了 " 做小事賺大錢 " 的事業。

但是隨著新能源補貼逐年退坡、車市下行不景氣、車企都在玩高精尖的改革之路、眾泰汽車抄襲罵名不斷、產品質量問題頻出等負面影響,純粹靠 " 皮尺部 " 輸出 " 核心技術 " 的眾泰也就成為被資本市場反噬的重點對象。

如果說眾泰大邁 X7 像途昂、Z700 像邁騰、SR7 像 Q3…… 這些 " 名車 " 在眾泰 " 一夜成名 " 之前都算是小打小鬧,大家給眾泰的評價頂多扣上 " 抄襲一哥 "、" 山寨貨 " 等標簽,此時的眾泰還不能 100% 掀起大風大浪。

但是當 SR9 上市后,一夜成名的眾泰開始過上網紅的日子,話題不斷、營銷不止,僅憑這臺 1:1 精仿保時捷 Macan 的 " 神車 " 就讓眾泰名聲大噪,彼時的眾泰也很沉醉于 " 開上保時泰,全村我最帥 " 的調侃之中,并且非常享受 " 開豪車只能期待眾泰 " 的一片 " 肺腑之言 " 中。

在眾泰 SR9 上市之初,該車不到半個月就賣出了 3000 臺,第二個月甚至達到 7000 臺以上,市場需求一時火爆,消費者的購車熱潮更是助漲了眾泰莫名的 " 虛榮心 ",粉色女神高定版、變形金剛定制版 ...... 各種定制限量版本層出不窮,將營銷噱頭玩了一番又一番。

但是隨著新車交付,車輛質量問題頻發,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車主才更準確的意識到 " 所有的幻想在看似完美的包裝之下,只不過是空殼一具 "。
SR9 底盤生銹、內飾異響、發動機故障、變速箱頓挫、方向盤失控等問題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一夜之間眾泰又輪回到我們所熟知的那個 " 皮尺部 " 形象,畫畫圖紙它在行,造車那可真不行。

變速箱漏油
就連眾泰車主也成為不少網友嘴里的 " 人傻錢多 " 對象,各種抨擊言論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我就說吧,SR9 就是一臺智商鑒定車 "、" 山寨的永遠是山寨 "、" 買眾泰圖啥?"、" 眾泰車主裝逼不成反被坑 "…… 在整個汽車界的鄙視鏈里,眾泰車主也就成為幫眾泰汽車做產品質量鑒定的 " 試錯者 "。

但實際上眾泰車主也是 " 受害者 ",為了圖個新鮮,追求酷似保時捷 Macan 的高顏值,讓信仰 10 萬落地,還有那小小的虛榮心,只不過眾泰背書忒不靠譜,車型停產、工廠停擺、經銷商欠薪、企業經營虧損、負面新聞傍身,再加眾泰全系車型只滿足國五排放標準,這些都讓當下的眾泰猶如懸吊在懸崖上的風娃娃,早已經不起更大的風浪沖擊。
如果說汽車存在著鄙視鏈,那么奔馳作為世界上首臺汽車的締造者,有 120 年汽車史的它絕對擁有傲視群雄的姿態,部分合資品牌用戶可能會看不上部分自主品牌,但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會看不起眾泰,網紅一夜落魄,可憐之人也有可恨之處。

當眾泰推出君馬汽車之際,我們試圖將這個品牌理解為有心擺脫抄襲案底,終于意識到自身問題并想要做出改變的時候,一臺抄襲奔馳 GLA 的君馬 MEET 3 橫空出世,但是這次消費者并沒有給君馬汽車機會,因為同樣的誤判一次就夠了。
如今君馬 MEET 3、SEEK 5 和 S70 早已經停產,月銷量從幾百到幾十到零,真的是天道好輪回,MEET 5 甚至還腹死胎中,眾泰旗下另一高仿路虎攬勝行政的漢龍曠世也注定是炮灰之作。

眾泰,咱們消停會吧,沒有核心產品技術的資本游戲當前已經玩不動了,也沒人再陪你玩了!
新中國成立后從 1956 年第一臺國產汽車解放牌 CA108 的誕生到現在,國產汽車工業的發展已經實現了跳躍式的進步,但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晚,中國汽車工業也需要自強,幾十年的時間我們從模仿到創新、從購買到自研,中國汽車工業已經逐漸在摘掉 " 模仿者 " 的身份。

但眾泰頗多車型的推出卻撞在國產汽車最需要改變的時間節點上,并在這個節點強行將中國汽車工業幾十年的努力拉回只能依靠 " 模仿 " 來獲取成就的時刻。
在 21 世紀不思進取且浪費資源的車企,廣大國人自然會不約而同地奮力 " 討伐 ",不認可和不夠買已經足以讓一家汽車廠家難尋生存之地,眾泰則是近些年最鮮明的反例之一。
造車的門檻其實很高,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眾泰已經有造車資質,也有自己的工廠,更有自己的團隊和新車自研發實力,最終為了想在競爭激烈的角逐中快速博出位而走了偏門,但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終不但敗得一塌糊涂,還留下抹不去的污名,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真的不需要自我洗腦和自欺欺人。